2015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登革熱病媒蚊指數

登革熱病媒蚊指數 :
一、卵期:
()誘蚊產卵器陽性率
公式 :(有卵之容器 ÷ 放置容器之總數)×100%
()每個誘蚊產卵器平均卵數
公式 :
二、幼蟲期
()住宅指數
公式 :(陽性戶數 ÷ 調查戶數)×100%
()容器指數
公式 :(陽性容器數 ÷ 調查容器數)×100%
()布氏指數
公式 :(陽性容器數 ÷ 調查戶數)×100
()幼蟲指數
公式 :(幼蟲數 ÷ 調查戶數)×100
三、成蟲期
成蟲指數
公式 : 雌蚊數 ÷ 調查戶數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表() : 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各種指數與級數對照表
等級
1
2
3
4
住宅指數%
1~3
4~7
8~17
18~28
容器指數%
1~2
3~5
6~9
10~14
布氏指數
1~4
5~9
10~19
20~34
幼蟲指數
1~3
4~10
11~30
31~100


5
6
7
8
9
29~37
38~49
50~59
60~76
77
15~20
21~27
28~31
32~40
41
35~49
50~74
75~99
100~199
200
101~300
301~1000
1001~3000
3001~10000
10001

四、登革熱高危險地區標準
(一) 住宅指數 ≥ 6級
(二) 容器指數 ≥ 6級
(三) 布氏指數 ≥ 6級
(四) 成蟲指數 ≥ 0.2

五、依台灣流行經驗而改定之登革熱高危險地區標準
(一) 埃及斑蚊
1.布氏指數 ≥ 5級
2.幼蟲指數 ≥ 6級
3.成蟲指數 ≥ 0.2
(二) 白線斑蚊
1.布氏指數 ≥ 5級
2.幼蟲指數 ≥ 8級
3.成蟲指數 ≥ 0.2


參考文獻 :
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登革熱防治手冊。2004。

朱槿和羊蹄甲的結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15年12月27日 星期日

魚的生活環境

(一) 耐溫試驗
取設有打氣裝置之飼育缸,盛2000C.C.去氯水(dechlorine water),然後分別放入飽食的孔雀魚、大肚魚和蓋斑鬥魚,每缸10隻成魚,雌雄各半,重複三次,移置30恆溫浴(water bath)觀察24小時,分別計算其存活率。用同樣的方法,進行30℃31℃32℃33℃34℃35℃36℃37℃38℃39℃40℃41℃之耐高溫試驗,以及15℃13℃11℃9℃7℃6℃5℃4℃3℃2℃之耐低溫試驗。
三種飽食之成魚分別以恆溫水浴進行高溫(30~41)、低溫(2~15)適應試驗並記錄其存活率,經試驗結果可知,大肚魚耐高溫極限30,超過30即開始死亡,尤其是34上會加速死亡,至39則全部死亡;至於低溫極限為1311以下即開始死亡,尤其是6以下差異最為顯著,至2時完全死亡。
孔雀魚比大肚魚較能耐高溫,從33開始死亡37以上存活率急速降低,於39時全部死亡。孔雀魚較大肚魚不能耐低溫,13即開始死亡,至6全部死亡。
蓋斑鬥魚較前面兩者更能耐高溫及低溫,蓋斑鬥魚在高溫達36才開始死亡,19.8%的個體上能容忍至40;至於低溫則能耐至9才開始死亡,在3時全部死亡。
三種魚在15~30之間均無死亡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表():三種魚耐溫性之存活率
溫度()
存活率Survival rate(%)
大肚魚
(Gambusia affinis)
孔雀魚
(Poecilia reticulata)
蓋斑鬥魚
(Macropodus opercularis)
2
0
0
0
3
3.3±5.7
0
7.2±11.5
4
26.7±20.8
0
18.3±12.2
5
50.0±10.0
0
41.7±14.4
6
80.0±0.5
0
83.3±6.7
7
93.3±5.8
3.3±5.7
95.8±7.2
9
94.6±4.8
33.3±15.3
95.8±7.2
11
96.6±5.7
63.6±11.5
100
13
100
90.0±10.0
100
15
100
100
100
30
100
100
100
31
96.6±5.8
100
100
32
90.0±10.0
100
100
33
90.0±10.0
96.6±5.7
100
34
86.7±5.8
93.3±7.5
100
35
76.6±5.7
80.0±10.0
100
36
66.7±11.5
76.7±15.2
90.0±10.5
37
23.3±15.3
53.3±13.3
76.6±11.5
38
3.3±5.8
16.7±11.6
50.0±10.0
39
0
0
23.4±5.7
40
0
0
19.8±4.6
41
0
0
0

(二) 耐旱試驗
將飽食的孔雀魚、大肚魚和蓋斑鬥魚,分別置於飼育缸內,第一飼育缸無水,第二飼育缸水僅淹沒魚體之鰓部,第三飼育缸水深約為魚體之身高,重複三次。每24小時觀察一次,連續觀察5天並計算期存活率。另以同批之成魚,飼育於盛有2000C.C.足量飼育水之飼育缸內,作為對照組。

由試驗結果可知,在完全無水的情況下,三種魚均無法存活。但如果水能淹及鰓蓋,部分的大肚魚(6.7%)、孔雀魚(13.3%)可以存活二天,而蓋斑鬥魚則完全無礙,可以正常生存。至於水深約等於魚體之身高,則大肚魚五天的存活率為20%,孔雀魚為73.3%;而蓋斑鬥魚則是100%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表():三種魚耐旱性之存活率

 
測試Test
存活率Survival rate(%)
大肚魚
(Gambusia affinis)
孔雀魚
(Poecilia reticulata)
蓋斑鬥魚
(Macropodus opercularis)
Day1
Day1
Day1
Day1
Day1
Day1
Day1
Day1
Day1
Day1
Day1
Day1
Day1
Day1
Day1
無水
0
0
0
0
0
0
0
0
0
00
0
0
0
0
0
水淹沒魚體鰓部
13.3
±11.5
6.7
±7.2
0
0
0
33.3
±14.2
13.3
±23.0
0
0
0
100
100
100
100
100
水深約為魚身
100
86.7
±4.8
66.7
±30.6
63.0
±25.1
60.0
±20.3
100
93.3
±11.5
80.0
±20
76.7
±32.1
73.2
±18.7
100
100
100
100
100
Control
100
100
100
100
100
100
100
100
100
100
100
100
100
100
100

 (三) 耐飢性測定
將孔雀魚、大肚魚和蓋斑鬥魚之成魚,分別置於盛有去氯水(dechlorine water)2000C.C.之飼育缸內,飼育缸加蓋以防空氣中的灰塵、昆蟲落入,並定期以吸管吸去排遺,以免孳生微生物。各處理均不給任何食物,觀察至魚死亡為止,重複三次。另以同批之成魚,供以足量之魚飼料,作為對照組。魚之死亡之判斷,是觀察鰓蓋是否搏動,有搏動表示有呼吸現象。

三種魚飼育於缸內,完全不給予任何食物,觀察其耐飢性,經試驗結果可知,孔雀魚較不能忍耐飢餓,半數存活期為17天,20天的存活率僅剩36%,而於第43天悉數死亡。大肚魚較能耐飢,其半數存活期32天,而於第51天全部死亡。反觀蓋斑鬥魚,在飢餓初期,完全能容忍,直至第50天才開始出現死亡,其半數存活期為80天,至101天才全部死亡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():三種魚耐飢性之存活率
   


觀察天數
Observation days
存活率Survival rate(%)
大肚魚
(Gambusia affinis)
孔雀魚
(Poecilia reticulata)
蓋斑鬥魚
(Macropodus opercularis)
10
90.0 ± 12.8
83.1 ± 5.80
100
20
70.0 ± 10.0
36.6 ± 4.60
100
30
53.3 ± 15.3
23.3 ± 6.30
100
40
21.0 ± 10.6
6.70 ± 5.20
100
50
3.3 ± 5.70
0
95.8 ± 5.20
60
0
0
91.7 ±1 4.4
70
0
0
66.7 ± 7.20
80
0
0
50.6 ± 6.70
90
0
0
25.0 ± 12.5
100
0
0
4.20 ± 7.20
Control
100
100
100

(四) 耐氯測定
將飼育缸各盛水2000C.C.,分別放置孔雀魚、大肚魚和蓋斑鬥魚飽食之成魚各五條,各飼育缸飼育水另加入次氯酸鈉,並以ortho-tolidine method測定調整各缸飼育水隻殘餘氯,分別為00.1ppm0.2ppm0.3ppm0.4ppm0.5ppm0.7ppm1.0ppm1.2ppm1.5ppm,每24小時觀察一次,連續觀察三天並計算其存活率,重複三次。

三種魚對水中之殘餘氯容忍性,經試驗結果可知,水中殘餘氯在0.2ppm以下,三種魚均能正常存活,但當殘餘氯提升至0.3ppm時,孔雀魚與大肚魚即開始死亡,孔雀魚存活率僅80.8%,而大肚魚存活率亦僅93.3%。其後餘氯增加,兩種魚即快速死亡,0.7ppm以上全部死亡。蓋斑鬥魚則於1.2ppm餘氯時,仍有85.7%之存活率,1.5ppm仍有一半的魚生存,顯然其耐氯性優於前兩種,至2.0ppm時全數死亡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表():三種魚耐氯性之存活率

 
 



餘氯
(ppm)
存活率Survival rate(%)
大肚魚
(Gambusia affinis)
孔雀魚
(Poecilia reticulata)
蓋斑鬥魚
(Macropodus opercularis)
Control
100
100
100
0.1
100
100
100
0.2
100
100
100
0.3
93.3±11.5
80.8±20.2
100
0.4
32.8±7.6
27.6±13.2
100
0.5
14.3±6.8
10.7±18.8
100
0.7
5.6±9.2
3.2±10.3
100
0.9
0
0
100
1.2
0
0
85.7±13.2
1.5
0
0
53.3±14.5
1.8
0
0
11.6±5.7
2.1
0
0
0

(五) 耐藥劑測定
孳生斑蚊之容器積水,常投置殺幼蟲藥劑,是否會對食蚊魚造成傷害,故以常用之六種殺幼蟲藥劑,測試孔雀魚、大肚魚和蓋斑鬥魚三種食蚊魚之耐性。
取飼育缸,各盛去氯水(dechlorine water)2000C.C.,分別置入飽食之三種魚各10條,每一飼育缸各加入亞培松(temephos)、以色列品系蘇力菌(Bacillus thuringiensis israelensisBTI)、昆蟲生長調節劑(insect growth regulatorIGR)、百滅寧(permethrin)、賽滅寧(cypermethrin)、陶斯松(chlorpyrifos)等藥劑,濃度均為1.0ppm,觀察24小時並記錄其存活率,連續觀察五天,重複三次。另以同批之成魚,飼育缸內不加任何藥劑,作為對照組。
三種魚對六種常用之殺幼蟲藥劑1ppm暴露五天內之容忍度,經試驗結果可知,蘇力菌、昆蟲生長調節劑對三種魚均無害,其存活率均為100%。對亞培松之容忍度,蓋斑鬥魚(存活率100%)要優於大肚魚(93.3%)及孔雀魚(60.2%)。同樣對百滅寧之容忍度,蓋斑鬥魚(40.0%)要比大肚魚(20.0%)、孔雀魚(13.3%)容忍性高,而同為除蟲菊精之賽滅寧,除蓋斑鬥魚(6.7%)尚能少數存活之外,大肚魚和孔雀魚均全數死亡。至於有機磷殺蟲劑陶斯松1ppm對三種魚均為強毒,24小時內全部死亡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表():三種魚耐殺幼蟲劑性之存活率

 
 


殺幼蟲劑
(Larvicides)
存活率Survival rate(%)
大肚魚
(Gambusia affinis)
孔雀魚
(Poecilia reticulata)
蓋斑鬥魚
(Macropodus opercularis)
temephos
93.3±12.5
60.2±20.5
100
BTI
100
100
100
IGR
100
100
100
permethrin
20.0±17.8
13.3±11.5
40.0±26.6
cypermethrin
0
0
6.7±7.4
chlorpyrifos
0
0
0
Control
100
100
100




參考資料王正雄。1998。蓋斑鬥魚防治登革熱病媒埃及斑蚊幼蟲潛力之研究。中華衛誌第十七卷第6期。458-467